嘉祥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小县体育有了新品牌。记者近日走进嘉祥,感受了气排球之乡的运动热情。
眼下数九寒天,寒气逼人,但气排球这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却在嘉祥持续着高温不退。每当夜幕降临,漫步城乡,广场、学校、单位、庭院、小区,甚至每一个可以利用的角落,往往是10来位球友扯开一张球网,伴着欢声笑语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甚至连一些以往不太爱运动的人也成了乐此不疲的球友。可以说,气排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幸福吉祥的曾子故里迅速蔓延,并引爆了百姓的健身热潮。
“人气指数”高 以球会友 以球交友
在嘉祥县梁宝寺镇高庄村记者见到:柳泉广场内20多位气排球爱好者玩得热情高涨,欢呼声将寒意一驱而散。每晚7点,气排球爱好者就在这里集中,他们不仅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能和队友们沟通、切磋。“现在打球的是4支球队,只要天气允许,我们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来。”正在一旁做热身准备的王雪娥介绍说。她原本是一名徒步爱好者,见身边不少人在玩气排球,渐渐也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开始只是好奇,想学学看,没想到练了几天,我们就都成了气排球迷。” 代替两位球友顺道接孩子放学刚赶到球场的高纪如接茬说,“打球讲配合,大家经常交流、互相指正,进步都很快,所以我们关系也非常好。”自从上手之后,他展现了从未有过的运动热情,每天早上6点多便来打球,每天晚上也从未落下。
“我们的球友现在是越来越多了,不仅我们本村村民加入,周边好多村的村民也都自发前来打球,通过气排球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加深了同周边村民的友谊。” 高庄村村委委员苏高岱说。
据梁宝寺镇文化站长曹景成介绍,“全县开展推广普及气排球活动以来,受到广大基层老百姓的喜爱。除了老年队以外,梁宝寺镇还成立了中年队和青年队。各村、社区之间每月都开展交流比赛,增进友谊。去年6月份还举办了北部镇街气排球邀请赛,邀请了周边7个镇街前来交流。”
谈起创建“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取得的成果,嘉祥县老体协主席王崇新高兴地表示,目前,嘉祥县气排球运动已普及到每个镇街,全县气排球队伍达到91支,城区老年气排球队伍26支。同时,嘉祥共建有气排球球场131片,其中农村气排球场就有92片,供干部职工、群众工作之余训练、健身之用。
“健康指数”高 重在参与 重在健康
接受采访的气排球运动爱好者纷纷表示,喜欢气排球运动,是因为气排球运动有趣易学好玩,更是因为气排球运动能“玩出”健康。“它安全、简单易学,规则也比竞技排球简单,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嘉祥县老体协副主席、秘书长申德贺告诉记者说60岁的县中医院退休大夫李启霞坚持每天打气排球已有6年了。在球场上,李启霞跑动灵活,让人难以相信她曾经做过脾切除手术。“我是偶然发现公园里有老人玩,听说活动量不大、可强身健体,就决定试试。我自己是大夫,知道手术后身体会有后遗症,但现在通过打气排球,身体越来越好,心情也舒畅了,手术的后遗症一直没有出现。”李启霞说。李启霞的儿子张珂也特别支持她参与气排球运动,去年李启霞所在球队被选中代表嘉祥去济宁参赛,张珂主动提出为球队提供后勤服务。“自从打了气排球,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我现在的身体素质不比你们年青人差!”今年68岁的郭爱珍和一众队友是嘉祥县最早的一批气排球爱好者。她们打起球来就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喜欢大呼小叫地施展自己的球技,除了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随心所欲地猛扣猛杀,他们玩得是一样的开心。而经过几年的锻炼,她们步伐灵活,头脑更清醒,一年到头都没生过什么病。郭爱珍逢人就讲,“气排球让我们自信、年轻,有一种重拾青春的感觉。”
“和谐指数”高 重在交流 重在快乐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气排球还可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参加气排球运动男女不限,老少皆宜,打完一场比赛,还可以自由组合,即使是陌生面孔,如果经常在场上一起运动,长年累月,寒来暑往,随着大家在一起打球时间的增多,交流的机会也多,彼此了解就更加深入,沟通也变得更加容易,也会渐渐地成为好伙伴和好朋友。”退休 6 年的张方成深有感触地说。他从当上县老年体协气排球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那天起,就全身心致力推广气排球,不论春夏秋冬,经常组织活动、比赛,定期到基层去开展气排球教学,带动了全县气排球运动的发展。“我是被老年人的热情所吸引,才加入这支队伍的。”曹建丽说,两三年前她接触了气排球,后来便迷上了这项运动,如今已是一名气排球高手,“刚开始也不太会,就在场边看他们玩,后来慢慢就跟他们打成一片了。大家在球队很开心,如果我一天不去打球,球友就会很关切地打电话过来。”记者发现,在气排球爱好者中有不少是夫妻档。“我是被我爱人带进这个圈子的。”杨卫民四十出头,是一名体育老师,如今,气排球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投入到了气排球运动中,杨卫民和他对象戴杰逐渐成为了气排球队伍中的主力军。“以前同长辈沟通感觉都很困难。而如今通过打球,加强了同长辈沟通。”小杨可以算得上是气排球场上的新秀,以前对打气排球有些不屑一顾的他几个月前与父亲同场竞技,让他找到了不一样的亲情感觉。
“校园热情”高 重在普及 重在推广
气排球与竞技排球相比,手感好、重量轻、气压低、冲击力小,使青少年在主观上就容易产生兴趣。“县教育局、体育局联合成立了气排球工作委员会,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气排球项目的教学,并把气排球作为学生体育课的主要运动项目。”县体育局局长刘伟告诉记者说。在大张楼镇中心小学,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处场景:气排球场上,20多位教职工在拼命扣杀;田径场上,体育老师们在开展气排球教学。小朋友们时而欢声笑语,时而认真学习,他们围成几个圆圈互相垫球,打得有模有样,脸上不时露出天真的笑容。
六年级学生孙京泽深有体会地说:“通过打气排球,我感觉自己身体健康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习成绩不但没有落后,而且还提高了很多,爸爸妈妈也很支持我课余时间多参加体育锻炼,我们班好多同学放学后都去操场互相垫球玩。”
“全县开展创乡活动以来,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体育局号召,把气排球运动作为学生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学生通过气排球开展健身,增强体质。气排球轻巧、安全,活动强度小,很适合学生。”该校校长任思图如是说。
据悉,嘉祥已把推广和普及气排球运动作为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条例》的一项任务来抓,巩固和发展“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创建成果,努力将气排球运动的乐趣传递到各个单位、乡镇、街道以及每一个村庄。现在,嘉祥气排球运动已经实现了有人专管负责,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层层有培训。在快乐玩气排球的基础上,他们不断提高气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让这项运动得到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济宁市老体协 王金山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