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老体协在全省县级老体协主席培训班上的工作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同志们:

           聊城市东昌府区是“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主城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被誉为“江北一都会”全区总人口9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0万,农村60万人,60岁以上老人10多万。

           近几年,我区老年体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全区、城乡并举、立足基层、着力乡村”的工作思路,不图名利,担当作为,攻坚克难,逐步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尽责、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老年体育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2007年我区被山东省体育局授予“门球之乡”;2017年我区被评为“山东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县”;2018年我区古楼、新区、柳园、堂邑、道口铺五个镇、办事处被省评为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现将我区老年体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组织建设是创新老年体育工作的基础。创新老年体育工作,区、镇(办)村(社区)必须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网络。为此,一是区里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充实区老体协人员。我区现有主席1人,副主席5人(均是县级退休干部),秘书长1人,办公室主任1人(副科),办事员3人(在编),下设11个专业委员会,多数是县级干部担任主任。二是区里明确各镇、办党委副书记为老体办主席,人大主任为副主席,吸收组织、宣传、妇联筹参加,老龄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科局由政工局长为主席,退下来的科级干部为副主席,老干科长为办公室主任,做具体工作。三是社区由书记任主席,社区主任为办公室主任;村庄是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为主席,成员3-5名。区里还明确规定,上述人员如有变动,接替者担任该职务。目前,全区镇办、社区、老体协组织已建100%,村庄已建98%以上(名单已报区);从区、镇(办)、到社区、村均有办公室,并配有工作人员,这样就形成了区、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开展活动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四是抓好各项制度规范化。为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老体协会的职能作用,我们先后出台了协会工作范围制度、人员分工及职责制度,会议制度,财产、财务管理制度,文档收集、整理、管理制度等,并在固定的办公场所将班子成员名单,各项管理制度上墙张贴。

           (二)场所建设是创新老年体育工作的平台。活动场所建设是确保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基础设施。为打造“门球之乡”特色品牌,我们制定了镇(办)门球场升级改造三年规划,既将原来的沙石门球场升级改造成人造草坪场地。沙石门球场,时建时毁,既不美观、不安全、也影响比赛效果。从2017年,我们就多次到镇、办事处找主要负责同志争取支持,提出标准要求,由镇、办事处负责门球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区老体协负责铺设草坪。2017年先后在道口铺、堂邑、斗虎屯、张炉集、郑家五个镇、办事处建设了七处高标准的门球场。2018年梁水镇、沙镇等9个镇、办事处已有8个镇完成了升级改造的任务,闫寺办事处已完成规划,近期开工建设。建设一个高标准门球场约需资金20余万元,这样两年全部完成12个镇、办事处门球的升级改造,总投资约240万元;区老体协积极争取区政府财政、区体育局体育彩票中心的支持,门球场铺设草坪达100万余元。

           (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创新老年体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抓比赛促提高。要想保住场地,巩固队伍,提高水平,必须经常组织比赛。

           1、组织门球比赛,区里每年举办8次,已坚持十多年,雷打不动,即每年春秋两次镇、办门球赛,每次约有30支队伍参赛,已举办22届;每年春秋两次社区门球赛,每次约有35支队伍参赛,已举办32届;每年春秋两次区直部门门球赛,每次有15支队伍参赛,已举办11届;每年“三•八”妇女节,举办“巾帼杯”妇女门球赛,每次有20支队伍参赛,已举办11届;每年“七七”情人节,举办“鸳鸯”门球赛,每次有30对夫妇参赛,已举办11届;此外,我们还多次参加全国举办的门球赛,还组织到外地市、县进行友谊赛。

           2、组织广场舞比赛。从2014年开始,到2018年已举办五届,参赛队伍逐年增加,由第一届队伍120余支,2000余人参赛到去年第五届参赛队伍达到500余支,参赛人员1万余人,累计发放音响1000余套,发放服装3000余套,区每年投入资金20余万元,达到了村村有队伍,村村有音响,表演有服装。具体做法:一是召开专门会议,讲清意义,认真发动,满足群众渴求,提升乡村文明。二是每年年初都举办培训班,划片培训,区里聘请优秀辅导员,共举办25期培训学员2500余人。三是认真组织比赛,以镇、办为单位,逐一比赛,区里制定预赛方案、屏幕、场地、安保、医卫统一要求,区老体协领导每场必到,亲自督导、发奖。四是组织评委、制定标准、现场评分、随即公布、赛毕发奖。公开、公正、公平,每年每次每单位发音响5000元,共计6万,服装1600套价值15万元。

           3、精心组织,集中展演了“2018山东省百万老年人打太极拳活动”。按照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鲁老体(2018)12号》文件要求,我们先后在柳园、新区、古楼、道口铺、堂邑和百货大楼等单位,先后举办太极拳培训班10期,每期一个月,聘请有经验、技能高的拳师辅导,培训学员1500余名,效果很好。在此基础上,2018年10月16日上午九点在聊城体育公园田径场举办了“2018年山东省百万老年人打太极业务骨干展示暨全区庆祝“九九”老年节大会”,搭建了舞台,设置了高质量的音响,聘请了主持人,悬挂了宣传条幅,市老体协领导、区政府主要领导到会讲话。2000余人的表演队伍,身着由区老体协统一定做发放太极拳服装,动作协调、拳式优美,盛况空前。

           二、几点体会:

           以上汇报了我区老年体育几个小亮点,与兄弟单位相比,差距很大,距领导要求,相比甚远。即便如此,我认为要做好新时代的老年体育工作,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必有”、“三个不怕”、“四种精神”。

           (一)创新老年体育工作必须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健康为中心。中央12部门联合下发的《意见》指出,“要把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时代老年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形势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我国正走向全面小康,广大老年人正享受着美好时代给予的晚年幸福。享受晚年,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一切。没有老年人的健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安康。所以,老年人健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同时也是一种贡献。有了健康的身体,自己不受罪、家庭不受累、节省医药费、贡献全社会,有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贡献,它涉及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整体利益。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好它。

           (二)创新老年体育工作必须坚持“两个有”即有钱办事、有人干事。2003年我担任聊城市东昌府区老体协主席时,面临“三无”局面,一是无钱办事,区财政每年拨付2.5万元,大型活动无法开展。二是无场地,区里没有一块标准门球场。三是广场舞、门球赛,多数是老年人自发组织的。为解决资金问题,多次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协调各科局、各镇、办事处、区老干部局、老龄委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列入财政预算;区财政由过去的2.5万元,逐步增加到5万、10万元;从2015年起增加到24万元;并且重大赛事安排专项经费。乡镇,办事处每年至少拿出2-3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较好的保证了全区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有钱办事是基础,有人办事是根本。为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首先调整、充实、加强、提高区老体协组织,先后有5名县级退休干部担任副主席,调整了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办事员3人(均在编),机构改革,编制不减,人员不减。先后成立了广场舞协会、空竹舞协会、门球协会、太极拳协会、京剧豫剧票友协会、信鸽协会、游泳协会、乒乓球俱乐部等11个专业协会。制定标准,责任到人,做到年初有计划,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终有考评。

           (三)创新老年体育工作必须做到“三个不怕”即不怕麻烦,不怕求人,不怕事大。一是不怕麻烦。我从东昌府区人大退下来之后,担任聊城市书协主席,区书协名誉主席,加之家里以及孩子的事本来就不少,再担任区老体协主席感觉有点麻烦,经过短暂的心里调整,逐渐认识到,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老党员,老干部,被组织和群众需要是一种幸福,老年人体育事业也是一种幸福的事业。关心自己的健康是美德,关心老年人的健康是功德。作为个人,必须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回报人民、遗泽后人。二是不怕求人,退下来之后,不愿求人,这是多数老同志的共同的心理,但想干成事就不能怕求人。2005年为在城区建四块门球场,多次找市、区部门协调,最后找到原聊城市委老书记郭兆信同志,亲自在报告上签了字;为争取资金,找到省体育局、省财政厅、市财局,有时找市长签字,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城区已建草皮门球场10块,镇、办事处建草皮门球场15块,门球队伍逐年增加。三是不怕事大。老年体育活动,赛事越大越能凝聚人心,人员越多越能营造氛围,我的性格特点是,工作中的事越大越有干劲,越有精神,越有激情。怕事大干不了大事。

           (四)创新老年体育工作必须发扬“四种精神”即奉献精神、实干精神、主动精神、“舍脸”求人精神。老体协无权无钱无报酬,为老人服务、为老体协服务,需要有无私奉献精神。我区老体协一班人,十几年如一日,没有一分钱的工作补贴和生活补贴。人生最有价值的不是权势、不是金钱,而是奉献。奉献是一种觉悟、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干老体工作就需要这种有觉悟、有美德、有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人。我任东昌府区老体协主席10多年了,的确付出很多,但收获也很多,收获了组织和全区老年人对我工作的肯定,收获了大家对我人品的敬重,所以,我在付出和奉献中也获得了快乐和幸福。老体工作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有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且苦干实干的人去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老体工作也是如此。老年体育还是一份可塑性的工作,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创性,做到无须扬鞭自奋蹄。做老年体育工作还要有求人精神,在各级老体协任职和工作人员有不少是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领导、老同志,发扬“舍脸”精神,求别人办公事,不丢人,需要放下架子,常怀平常之心,舍脸求人的过程就是做好事、干实事的过程,所以舍脸求人是一种谦虚精神、务实精神,同时也是奉献精神。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年体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踏上一个新的征程,我们决心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作为,去开拓老体工作的新路子,树立新目标、新方向,求真务实,攻坚克难,使我区老年体育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和新高度。


    Copyright © 1984-2022 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40521号  建议使用 IE9+、360、Chrome、Firefox浏览器访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