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老体协是党委、政府联系老年人的纽带和桥梁,是党和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广泛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对增强老年人体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省、市老体协的精心指导下,我区老体协,不断加强组织机构和活动场所建设,不断完善政策奖励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多方位开展联动互动,积极热情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区老年体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现将我区老体协工作的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规范管理
加强老体协组织建设是做好老年体育工作的坚实基础。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针对老年工作的实际情况,区里成立了由一名政协副主席任主席,由老龄委、教育、财政、民政、老干部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担任副主席的老体协领导班子,同时采取从区教体局借调和从老年体育工作爱好者中选拔的方式,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老体协办公室。从根本上为老体协工作正常运转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抓活动站点规范管理。健身站点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人员复杂、管理松散。没有有效的管理,往往几年就分帮离析,难以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健身站点的管理成了老体协工作的难题。为此,我们研究出台了《烟台市牟平区老体协规范站点条件》,明确了“三个硬性条件”。一是把“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传播正能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远离邪教”作为首要条件,保证站点鲜明的政治导向。二是对站点人数做了要求,站点活动人数达到20人方可作为独立站点,不足20人的站点可合并、挂靠,同时男性比例要求达到25%。三是有稳固的领导班子、有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并在老体协登记注册。
(三)抓站点活动指导。我们把城区划为四个区域,由老体协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采取包片的形式,把健身站点责任到人,不定期走访、指导,了解站点需求,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问题。每年,我们还召开健身站点负责人座谈会,汇报交流站点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征求对老体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下一步工作。
二、热情服务,促进发展
近年来,我们想方设法满足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需求,老年人把老体协当成自己的健身之家,老体协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营造了科学健康的老年体育活动氛围。
(一)多方协调,满足场地器材需求。健身广场是老年人健身的主场地,而健身场地则牵扯到用电、音响、灯光等一系列问题,单纯依靠站点的力量难以解决。老体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利用创城时机,将健身站点用电箱和照明等问题纳入“创城”规划,城管局为健身站点配备了统一、漂亮的健身电箱,不仅解决了音响用电、照明等问题,还解决了音响存放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健身活动。在健身器材方面,我们还通过争取拨款、发动社会捐助等方式,为所有的站点配备了音响。
(二)大力开展普及培训。我们积极争取把老年体育培训活动纳入区委宣传部的群众文体骨干培训的大盘子,解决了培训经费、师资、场地等难题。与区文化馆联合,在区市民文化中心开设了舞蹈、太极拳、健身球、柔力球、摄影等20多个项目,常年免费为中老年人培训,每年培训600多人,为老年健身活动普及奠定了基础。在城区健身点,我们还不定期举办广场舞、排舞等培训班。在农村,为确保每个村都有至少一名老年体育活动带头人。我们利用农闲季节,将每个村选派的中老年人文体活动骨干集中到区市民文化中心,进行封闭式培训,从2015年开始,每年为全区555个村培训文体骨干。
(三)注重特色活动培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身需求。老年人健身追求新奇,一段广场舞、一套秧歌天天跳,老是跳,难免有厌旧之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除了每年举办太极拳(剑)、健身秧歌、健身球操、健身气功、门球、柔力球等传统项目的培训外,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我们还积极挖掘、推广了五行保健操、太极养生舞等一批轻松舒缓的健身项目,深受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四)邀请知名人士进行提高培训。为了提高健身活动的水平,我们还经常邀请太极拳世界冠军邱慧芳等知名健身人士到我区对健身骨干进行提高培训,以带动健身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三、重心下沉,扩大影响
过去,老体协组织的比赛、展演活动都要安排在城区的市民文化中心的广场上,受众面很窄。为了扩大活动影响,吸引更多的老年人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从15年开始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做法,实行活动下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一)走进社区。我们把一些单项比赛和展演放在社区健身点进行,让我们的健身活动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居民。3年来,我们先后在社区举办了太极拳、剑,健身秧歌、广场舞、健身球、门球、高智尔球等20多场比赛,观众1万多人。
(二)下到农村。为了改变过去重城镇、轻乡村的做法,我们把展演放到镇街进行,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走上舞台。利用农闲季节,我们举办了“新农村新生活”·健身球操、广场舞展演,全区14个镇街,均组织了百人以上中老年人健身球操方队,在各驻地进行。姜格庄街道共有47个村,有40个村参与,参演人数达300多人。全区观众5000多人。
(三)做好新闻宣传。每逢比赛或展演,我们都邀请电视台、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了老体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政策激励,凝心聚力
老年体育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除了积极发动、正确引导外,同样也需要采取激励政策,提高老年群体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我们出台了《乡镇老体协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和《城区健身站点奖励办法》,对老体协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乡镇、街道老体协,按照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800元的档次进行经费奖励。对健身站点,我们根据各站点活动开展情况和人员规模,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站点,给予300—500元的活动经费奖励。对表现较好的活动骨干和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表彰奖励。为了鼓励农村门球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制定了每建设一块人造草坪门球场,我们就奖励1万元的政策。2年来,累计奖励经费6万余元。缓解了乡镇老体协和活动站点的经费困难。这些激励政策,既增加了基层的活动经费,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大大提高了老体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了老年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区老年体育人口不断增加,至去年底达到7万余人,占老年人口的70%以上,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