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环翠区是威海市的中心城区,辖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1.58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65729人,占总人口的20.81 %。近年来,在省、市老体协及环翠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严格按照省老体协曹主席的思路要求,一年一个实践主题,一步一个新台阶,形成了一套较完整、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老体工作理念。全区老年体育事业由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顾这些年我担任环翠区老体协主席一职的工作情况,其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我干好老体工作的不竭动力
我是2008年2月从环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退居二线后,接任区老体协主席一职的。可以说是“一岁年龄一岁心”。从一开始的“小事一桩”到“问题叠至”,再到“抓大放小”,最后归复“责任、担当、奉献”,形成了普惠的工作状态,树立了“莫道桑榆晚,再赋新诗篇”的工作心态。应该说,对老年体育工作理解越深,对老年人的感情就越深。老体协不但是加强党群联系的“桥梁”,更是服务老年人、凝聚老年人的“磁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绝不是一句官话,这让我搞清楚、弄明白我们的老年体育事业“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心静方可致远,心清方可善作善成。从事老年体育工作如能打开这扇思想之门,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老年体育事业干得好依靠谁?最根本的还要靠广大老年朋友的踊跃参与,把工作好坏放在“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的天平上一衡量就有了结果,有了这杆秤,我们就能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群众的实践创造就是老年体育事业的源头活水。基于这种认识高度,这些年,我时刻牢记着老体协主席这一神圣职责和使命,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勇于担当奉献的敬业精神,带领老体协一班人,克服困难、拼搏进取、砥砺前行,开创了老体工作的新局面。良好的工作态势,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连续多次被评为省、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7月,环翠区荣膺“全国健身球操之乡”,2017年12月,荣获全省老年体育工作“评先创优活动先进单位”,2019年被中国老体协授予2011—2016年“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我本人也多次被评为省、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3月被评为环翠区“优秀退休干部”。
二、党政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是做好老体工作的关键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环翠区老体工作发展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刚上任之初就把依靠党政主导作用,作为我干好老体协主席工作的突破口,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营造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的良好环境。因此,我身先士卒,积极作为,靠着在区政府担任副区长及在人大担任副主任分管文体工作时的人脉资源和工作关系,对上积极汇报,对下经常沟通协调,寻求工作上的支持。通过积极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历届区主要领导都亲临老年体育活动场所考察,听取汇报,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2013年7月,区委还专题召开一次常委会,听取区老体协工作汇报,研究关于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的政策措施。在人员安排、办公场所建设和经费保障上更是厚爱有加,2010年7月,区体协的办公场所,由原来的30多平方米,搬迁到威海文化艺术中心大楼,自用面积达到300多平方米,还有共享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800多平方米。经费方面也由2007年前的每年2万元,到现在的每年25万元,重要活动还有专项资金。各镇(街道)、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民政局、区老干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妇联、区武协等部门领导,全力支持区老体协开展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级领导对老年体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老年朋友的热情关爱,给全社会带来巨大引领作用,全区真情关心老年人、真心爱护老年人、真正帮助老年人的良好氛围业已形成。
三、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做好老体工作的根本保证
基层老体协组织是各级党委、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国家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具有独特的组织、协调、引导和服务功能,有着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能。抓好基层班子和队伍建设,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纲举目张的效果。这些年,我们经过了三次体协班子换届,使各级各类组织更加优化。一是抓好区、镇(街)、村(居)三级体协班子建设。区体协班子,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原先在区人大、政府办、组织、宣传、文化、体育等部门担任处级、科级职务且退居二线的同志吸收进来,使区体协驻会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5人,他们有经验、有能力,年富力强,爱岗敬业,不计报酬,乐于奉献。这样,区体协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层面更加科学合理化,更加适应新时期繁重的老体工作需要。镇(街)村(居)两级体协班子,我们按照“巩固、调整、充实、提高”的原则,每年常态化进行组织整顿,配齐配强两级班子成员。镇(街)老体协主席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兼任,成员由宣传委员、妇联主席等组成,秘书长由文体站站长兼任;村(居)老体协主席由书记或主任兼任,秘书长由妇联主席兼任。同时建立了岗位任职的长效机制,使镇村两级组织始终保持100%全覆盖。二是加强活动站点建设。几年来,随着城村规划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老年文体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文体小广场。因此,我们抓住机遇,乘借老体工作“调研年”之机,按照“七有”的要求,规范站点建设,截止到2018年底,全区共建设各类活动站点198个,遍及每个村和社区。同时,和镇(街道)一起,选配优秀老年体育骨干担任站长。三是加强基层老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实践证明,村里增加一个老年体育骨干,就能带起一个健身队伍。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老年体育人才培养当做头等大事来抓,联合体育局、区武协等部门,每年除了区里组织2--3次有规模培训以外,还选派优秀教练组,深入城市社区和农村,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面对面培训。同时,我们还不失时机的选派优秀骨干参加上级培训,使全区老年体育骨干不断发展壮大。截止到目前,全区共培养了老年体育各级裁判员、教练员、社体指导员1880人,仅2017年就有经考核合格的国家一级太极拳教练员219人。这些老年体育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全区老年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区老年文体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到现在,我区共有太极拳、健身气功、健身球操、柔力球、广场舞、持杖健走、大鼓队、腰鼓队、门球队、健身排舞等十几支健身团队,老年体育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截止到目前,全区老年体育人口达到了5万多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6 %。每到华灯初上的夜晚或涛响鸟鸣的晨曦,老年人文体活动的身影,真是一抹亮丽的风景。
四、文体并重、融合发展是老体工作创新的法宝
围绕拓展老年人的健身领域,我们结合新时代老年健身的新特点,积极践行“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文体并举、融合发展”的老年体育工作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遍布城乡、有声势、有影响力的老年文体比赛和各项展演活动,使各项活动在创新发展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近年来,每年区、镇(办)、村(居)三级共组织开展大中型体育比赛展演活动达百场以上,参与人数达3万多人次。在文化活动方面,协会于2009年整合了威海市区老年文化人才资源,成立了老年艺术团,以此为平台,打造老体协文化品牌,近年来,每年投入资金都达到十几万元,组织参与宣传文化部门安排的专场演出30多场次,此外还组织文艺小分队到老年公寓、农村、社区、军营等地进行专场慰问演出,大鼓队、腰鼓队、健身球操方队、柔力球方队、健身秧歌方队、太极拳方队等,成了城区举办重大节庆活动必选项目。区体协老年艺术团被区委宣传部授予“优秀文艺团体”称号。由于在老年文化建设方面的新突破,使我们在文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创新上,更加游刃自如,得心应手。由此,区老体协这个名字更加响亮,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加提升,广大受益老年人都把区体协当做自己的康乐家园。
五、要打好普及太极拳攻坚战,必须树立坚强信心和决心
省老体协发出的在全省普及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的动员令,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促进地方老体事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把太极拳普及作为推动全区老年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切入点,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环翠区普及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组委会,形成了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管理有序的组织机构。与此同时,我们把开展普及太极拳活动的方案设想,主动向区委、区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取得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去年9月20日,区长徐明同志带领区政府办公室、区体育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来到区体协,听取普及太极拳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区体育局长深入一线,亲自指挥活动开展,并在人员、资金上给予大力援助。为了搞好基层培训工作,各镇(街道)的每次培训,我都亲临现场作动员,讲意义、提要求、鼓实劲。3年来,我带领区体协一班人,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社区和村庄,抓骨干,组队伍,搞培训,协调各方力量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们的艰苦努力,使全区老年人太极拳队伍覆盖了整个镇村和社区,由三年前的零星点点到现在的遍地开花,蔚然成风。
为了检验开展普及太极拳活动成果,我们坚持走上步,看下步,分阶段,打战役的做法,定期组织展演活动,特别是去年10月21日成功举办的2018年山东省百万老年人打太极业务骨干展示威海市环翠区主会场展示大会,更是异彩纷呈。我们集中了城区3个街道、67个社区的1080名中老年骨干队员,参加了太极拳、太极功夫扇、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展演,省老体协副主席李长顺同志,亲临现场观摩并作重要讲话。展示大会气势恢宏、影响非凡、圆满成功。其他5个镇、街道的分会场也都在10月底前先后全部完成太极拳活动成果的综合展示。全区参加太极大联展的总人数达到2636人。这次展示活动,是对我区三年来普及太极拳活动的全面总结和盛大检阅,是我区太极拳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区太极拳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我区老年人普及太极拳活动史上留下了振奋人心的精彩记载。
据统计,全区3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00多万元,用于购买太极服装及宣传展演等的经费支出,选派优秀教练员280人次,举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太极拳骨干3000多人,举办大中型展演活动20多场次,全区习练太极拳、健身气功总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全区平均每个村和社区都有一支10人以上的太极拳或健身气功队伍,提前超额完成了省、市安排的普及太极拳任务目标,取得了普及老年太极拳第一阶段的重大胜利。
当前,第二阶段攻坚战役已经打响,我们在巩固第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筹划“5.19”大联动活动,确保大联动活动圆满成功。同时,体协一班人及太极拳专委会成员,将要深入城乡结合部及偏远农村,分片包干,主抓薄弱村庄,继续开展大规模培训。在此期间,区体协将和区妇联联手,对镇村妇联主席进行培训,利用她们的骨干引领作用,扩大普及太极拳活动成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全身心的投入到第二阶段的普及太极拳活动中去,确保第二阶段攻坚战初战告捷。
“白头才觉丹青老,再写宏图壮乾坤”。这次培训班办的非常好,也非常及时。特别是聆听了曹主席的讲话,使我感触至深,受益匪浅。我们将以这次培训班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好曹主席的讲话精神,继续发扬“挑山工”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新台阶,努力把我区新时期的老年体育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