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和傍晚,邹城市千泉街道辖区的护驾山下、文体广场、孟子湖畔及各社区的百姓大舞台,市民随着欢快的音乐跳着广场舞。这是邹城市千泉街道社区群众文体生活的一个缩影,展现了“社区小广场,群众大舞台”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千泉街道办事处持续加大文体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民众,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文体服务。该街道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贤母园广场,设有孟子文化长廊,每天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健身和学习。同时,投资300多万元,在原大胡社区院内和圣泉水岸社区建立了两个街道文化体育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法律援助站、心理疏导室、就业服务站等,是集健身娱乐、文化艺术指导、妇女儿童活动、青少儿教育、社区市民教育、老干部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满足了群众不同的文化体育需求。
在此氛围下,各社区也积极行动。兴隆社区根据群众提出的文化广场小的实际,投资80万元,在社区大院前扩建了12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并免费为前来健身娱乐的群众提供扑克牌和象棋,每天晚上都吸引着周边5个村居的群众前来健身娱乐,既使群众有了高尚优雅的追求,又增加了相邻村之间的友谊;街道文博苑社区与民办教育机构建立联系,成立了社区“四点半课堂”,开设了声乐、舞蹈、体育等多门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学习,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泉兴社区与5家青春健康组织合作,投资300万元精心打造青春健康教育阵地,建设硬件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可满足100余人健康文化需求的青少年之家,倾力为青少年提供健康、舒适、安全、寓教于乐的场所,组织开展了社区象棋比赛、体育竞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文博苑社区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文艺演出、“翰墨庆华诞、丹青助脱贫”书画作品义卖等活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演出,贡献书画作品。
目前,全街道各村居已组织起了广场舞队伍12支、乒乓球队9支、象棋队20支,群众文体生活丰富多彩。(邹城市老体协)